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中国文化系 > 正文 中国文化系

陈恩维

发布时间 : 2023-04-28 点击量:

陈恩维,1975年生,湖南汨罗人。现任金沙官方登录入口学院院长、云山杰出学者、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外国文学研究院、翻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古代文学、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教育(语文)、翻译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兼职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岭南文学与文化、明清中外文学交流史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5项,地方政府咨询项目10余项。已出版专著6种,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其中A&HCI和CSSCI刊物40余篇,多篇为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成果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

学术兼职: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海外汉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汨罗市求索智库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一、主持项目

1.近代传教士中文报刊的文体发生与文体形态,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2.南园五先生与明初岭南诗派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6年;

3.岭南诗歌文献整理及诗派研究15ZDB07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15.11;

4.西庵集校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2020年;

5.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实践及其绩效评价研究10YJCZH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0年;

6.西庵集整理点校,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

7.近代传教士中文报刊文体研究GD14CZW02,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014。

8.南园前五先生研究07DT02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007。

9.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研究,广东省教育厅学科建设一般项目,2015

10.佛山行通济民俗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当代传播研究,佛山市社科联,2014

11.编制《佛山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佛山市文广新局委托项目,2015年。

12.佛山龙舟文化普查,佛山市文广新局委托项目,2014年。

13.佛山本土廉洁文化研究,佛山市纪委委托项目, 2014

二、获奖

1.论文《空间、记忆与地域诗学传承——以广州南园和岭南诗歌的互动为例》,(《文学遗产》,2019-05-15,获广东省第九届(2018-2020)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论著《梁廷枏评传》,2009年获佛山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论著

1.独著《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明初岭南诗派研究》

作者陈恩维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ISBN:9787532594399

本书在中国文学史、岭南文学史以及文学地理学的视野下,以南园五先生为中心,对其成员生平、结社过程、地域书写、诗学建构、诗派传承诸问题进行梳理,按照先个案后综合、先基本问题再专题研究的逻辑顺序,在中国诗学和岭南文学发展的整体视野下,层层深入地阐释了明初岭南诗派的形成过程、审美特质及其在岭南文学史和明诗流变史上的独特贡献与地位。

2.独著《地方社会、城市记忆与非遗传承:佛山“行通济”民俗及其变迁》

作者陈恩维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2月

ISBN:9787010186122

“行通济”,是佛山一项古老的春节过桥习俗。其基本的仪式是:每年正月十六这天,佛山居民,无论男女老少,行过一座叫做“通济桥”的古桥。人们相信“行通济,冇弊翳”,认为正月十六走过通济桥后,大家一年都会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开开心心。本书共分十章,围绕地方社会、文化记忆和民俗变迁三个关键词,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深入探讨“通济桥”作为文化空间与佛山的城市、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联系,阐释“行通济”民俗的由来、形成、发展与保护现状及传承对策。

3、独著《岭南诗宗孙蕡》

 

作者陈恩维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ISBN:9787010102221

孙蕡(1344-1389)字仲衍号西庵南海平步(今顺德)人。元末明初,与王佐、黄哲、李德、赵介等人介绍于广州南园,人称“南园五先生” 。胡应麟《诗薮》续编卷1称“岭南诗派昉于孙蕡”故其有“岭南诗宗”之誉。本书第一次对孙蕡的家世生平、结社活动、创作经历、艺术风格、文学影响等做了全面介绍

4.独著《梁廷枏评传》

作者陈恩维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

ISBN:9782010061016

梁廷枏(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广东顺德人,历任广州越华书院和粤秀书院监院、学海堂堂长,潮州澄海县训导,曾积极协助林则徐禁烟、组织广州反英人入城。他平生勤于治学,博学多才,留下研究领域极广的各类著作多达三十八种。本书对梁廷枏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既有宏观关照、又有细致分析,为我们深入了解以梁氏为代表的近代岭南先进知识分子在社会与学术转型期的学术研究、文化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于新的社会转型期中当代顺德乃至广东及更深广的文化建设也有积极意义。

5.独著《模拟与汉魏六朝文学嬗变》

 

作者陈恩维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

ISBN:9787500489122

中国古代文学的模拟性格十分突出,丽汉魏六朝文学中的模拟现象,更是蔚为大观。创作中的模拟行为及其产品模拟诗赋,关涉着文学继承与发展的系列问题;而汉魏六朝时期正处在文学的生长期,各种技巧、规范、体制等皆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从模拟与文学史变迁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文学,特别是汉魏六朝文学的嬗变,是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课题。本书以“汉魏六朝模拟诗赋”为对象,以“模拟与文学史嬗变”为理论视角,在汉魏六朝文学史的历史进程中,深入研究模拟与文体形成、模拟与作家成长、模拟与文学流派、模拟与时代风尚、模拟与审美变迁、模拟与文学因革、模拟与文学理论等一系列关乎文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力图为人们辩证认识素被误解和轻视的拟作与汉魏六朝文学的嬗变轨迹,提供富有新意的参考。

6.合著《佛山家训》

 

作者:陈恩维,吴劲雄编著;《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ISBN:9787218113562

本书收录佛山市自明代至民国时期各种家训、家规、禁约、条例等家训类著作总共三十五种文献,二十四个姓氏,包括各种著作六种,族谱内家训二十九种。

四、代表性论文(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论文40余篇,7篇为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

1、《耶稣会士罗明坚与晚明中西文学的首次邂逅》,《文学遗产》2022年第1期;

2、KarlF.A.Gützlaff(1803–51)and Western Biographies Entering Modern ChinaSino - Christian Studies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no.32(2021):7–32。(A&HCI)

3、空间、记忆与地域诗学传承——以广州南园和岭南诗歌的互动为例,文学遗产,2019-05-15,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传统论说文的现代性起点——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所载论说文为中心的考察,文学遗产,2017-11-15;中国文学年鉴2018,论点摘编

5.李贽、利玛窦的交友与晚明中西友道互鉴,东南学术,2022年第5期;

6、唐代汉文景教文献的文体形态,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4期;

7. 发现与重估:来华耶稣会士罗明坚研究平议 (与卢源源合作),国际汉学,2022年第6期;

8.《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文体与撰述方式,古典文学知识,2022年第6期;

9、郭实猎与中国近代传记文体转型,基督宗教研究2020-12-31;

10、地方性知识与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基于广东勒流“扒龙舟”的考察,民族艺术2020-05-15;

11、记忆之场与地方认同——以佛山“通济桥”为例,民族艺术2018-04-03;

12、文化场域中的地方书写与地域诗派——以南园五先生的岭南书写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18-12-01;

13、佛山“行通济”民俗的传统仪式与文化内涵,文化遗产,2018-03-20;

14、从异物到乡邦明代以前的岭南书写及其意义,学术研究2017-05-20

15、“走百病”民俗的渊源与流变,民俗研究 2017-03-15;

16、“似诗”与“自寻出路”——明末清初海云诗僧的诗学理论及其对诗禅理论的发展,中国文学研究,2016-01-30;

17、生产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佛山为例,《文化遗产》2013年第1期。

18、地域文人集群与地域诗歌流派的形成——以岭南诗派为例,学术研究,2012年第2期;

19、孙蕡文辑佚,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4期;

20、创新、批评与传播:古代拟作的诗学功能.学术交流2010(12).

21、论模拟与永明文学新变,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22、梁廷枏与地方海防通史《广东海防汇览》,中国地方志,2010,(10);

23、南园五先生结社考论,广东社会科学,2010,(3);

24、元末明初南园五先生生卒年考补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5);

25、梁廷枏《粤海关志》及其海关史研究.史学史研究2009(3).《文史知识》2009(11).论点摘编;

26、论模拟与南朝宫体诗人的新变策略.学术探索2009(5);

27、论模拟与文学史演进——以汉魏六朝文学为例.中国文学研究,2008,(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 

28、模拟与汉魏六朝文论文艺理论研究2008(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论点摘编。

29、汉代模拟辞赋的文体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0、论古代戏剧评点的理论品格——以吴仪一的戏曲评点为例.戏剧文学2008(9);

31、陈恩维赵义山.古代小说中诗词曲赋研究综论.明清小说研究2008(3);

32、梁廷枏《海国四说》及其域外史地研究史学史研究2007(3).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3、梁廷枬“小四梦”:戏剧王国里的寻梦之旅.四川戏剧2007(3);

34、傅玄拟作与魏晋之际文学变迁.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35、论曹植的拟赋及其创作历程.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6、论汉代反复古文学思想的逻辑进程.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6);

37、创作、批评与传播——论建安同题共作的三重功能中国文学研究2004(4).

38、“国际汉学与中国经典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口述史工作坊综述,国际汉学,2020-06-20;

39、“曲江流风”:明清岭南地域诗学传统的构建及其意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20;

40.《以汉话阐发文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文学实践》,《澳门理工学院学报》,0874-1824,2020-09-15;

联系方式:410715182@qq.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