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向荣,教授,文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研究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访问教授 /博士生导师(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鉴定专家。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州市少年儿童发展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面试官,拥有普通话国家一级(等)证书。
教学上,为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主持人,获评金沙官方登录入口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科研上,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目前已在《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求是学刊》《中国社会科学报》《南方日报》等权威期刊或重要纸媒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跨越时空的对话》、《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等,产生较广泛的社会影响;主持或参与十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国家语委重大基金项目等。多次出国进行学术交流,2005——2006年省政府派驻日本从事教学与文化交流活动。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论文:
1、文学伦理的人性转换—“身体”写作之反思.外国文学研究(CSSCI,北大核心)(全文收入A&HCI检索),2016(6);
2、20世纪以来女性主义文论发展研究.求是学刊(CSSCI,北大核心),2018(4);
3、女性主义文论:后学语境及其主体意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北大核心),2013(4);
4、从批评迈向未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文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北大核心),2015(3);
5、传统精神与现代视野——女性文学之辨正.外国文学(CSSCI,北大核心),2012(6);
6、张爱玲小说现代性探微.求是学刊(CSSCI,北大核心),2011(3);
7、叩问杜拉斯:孤独美学的另一种绝唱.广东社会科学(CSSCI,北大核心),2016(4)(第2作者);
8、儒家文化模式中平儿的生存价值—真善美特质及其文化意蕴.学术交流(CSSCI,北大核心),2003(1);
9、论婉约派宋词的真善美维度.学术交流(CSSCI,北大核心),2007(5);
10、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女性审美视野.学术交流(CSSCI,北大核心),2009(11);
11、否定与重建—法国现代派文学的非理性维度.学术交流(北大核心),2010(9);
12、明清世情小说中女性在两种文化下的审美意蕴和生存价值.北方论丛(CSSCI,北大核心),2005(3);
13、中俄语言对比中的文化个性还原思考.北方论丛(北大核心),2001(5);
14、文学是人类真实境遇的写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9-4;
15、探寻古典诗词的意义阐释空间.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7;
16、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2-6;
17、历久弥新的诗意时光.南方日报,2017-10-12;
18、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读宋词.南方日报,2017-3-9(入选《2017中国年度随笔》);
19、古典诗词与时代同美共生,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7-13;
20、那些年,与我们相伴的诗词之月,南方日报,2022-9-12;
21、宋人如何踢足球,南方日报,2022-12-11 (第1作者);
22、广州秋韵,《心像掠影:我与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21.6);
23、花、意象与境界:李清照生命意识探微,《中国文化研究论丛》第二期(澳门大学)2022;
24、杜拉斯文学的美学品格.粤海风,2014(6);
25、诗歌中的城市美学——兼谈《波德莱尔: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粤海风,2019(5);
26、经贸汉语本科课程建设刍议.黑龙江高教研究(北大核心),2010(7);
27、汉语反问句习得策略研究——以汉语和西班牙语的比较为基础.金沙官方登录入口学报,2014(6);
28、汉语初级阶段的词汇教学策略—基于语素教学的角度.金沙官方登录入口学报,2009(1);
29、外国留学生汉语写作语用策略分析——基于语言游戏理论的视角.金沙官方登录入口学,2012(6);
30、汉俄语互译中受文化因素影响的问题.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5);
3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魅力.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
32、古典诗词: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刊发于《粤海述评》(文化批评网络杂志),2017;
33、写作,遇见另一个自己,刊发于《记忆》(文化批评网络杂志),2017;
34、红楼梦境中两朵明礼向善的两朵奇葩.研究纪要(日本),2006;
35、明清世情小说中年轻女子生存价值诌议.黑河学刊,2005(3)。
(二)专著及教材:
1、专著: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 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
2、专著:跨越空间的对话,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3、主编: 汉语新目标(第六册)(对俄高等学校汉语专业系统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三)主持项目:
1、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波伏瓦与张爱玲之比较研究——基于女性观的视角”,(11YJC752039),结项。
2、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子项目“法国文学的人文精神传统研究”,结项。
3、国家语合中心(原国家汉办)对俄大学汉语本科专业汉语教材编写(2001—2004),结项。
4、广东省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比较视阈下的女性文学审美研究”(GD14CWW08)结项
5、广东省教学改革建设项目之中的视频公开课建设(2015—2019),结项
6、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基于在线教学的中国文学课程建设”(2017-2018),结项。
7、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教学设计与管理”(2020SFKC033),结项。
8、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雨课堂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2102070127),结项。
9、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三”,课程负责人。
10、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命视阈下的唐宋岭南谪居文人研究”(GD23CZW03),在研。
(四)教学科研奖励:
1.金沙官方登录入口优秀教师 2019、2022;
2.金沙官方登录入口优秀研究生导师2016、2023;
3.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科研业绩二等奖 2016;
4.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科研业绩三等奖 2015;
5.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科研业绩三等奖 2013;
6.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科研业绩二等奖 2011;
7. 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研究生教学质量优秀奖 2019;
8.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研究生教学质量优秀奖 2018;
9.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研究生教学质量优秀奖 2017;
10.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研究生教学质量优秀奖 2016;
11.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研究生教学质量优秀奖 2015;
12.金沙官方登录入口研究生教学质量优秀奖 2014;
13.金沙官方登录入口优秀教学一等奖 2008;
14.金沙官方登录入口优秀教学三等奖 2009。
(五)国内外学术交流
1.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学及文艺理论等重要学术会议,主题发言或宣读论文;
2.多次参加国内外汉语教学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3. 2005—2006年黑龙江省政府派遣日本國新潟縣立女子短期大学 汉语文化讲学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