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4日—8日,由冯娜老师主讲的主题小班课“宗岱校园诗人计划第二期——冯娜诗歌工作坊”在金沙官方登录入口北校区四教316顺利举行。
在五天的诗歌之旅中,冯娜老师从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情感和经验”、“格调和审美”、“阅读和创作”、“分享和共情”五个方面为授课系统思路,穿插了大量的诗歌实例、自我的写作实践经验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为同学们讲解与分析诗歌创作的“术”与“道”。本次工作坊构筑起了一座联通同学们与诗歌创作的桥梁,激发了同学们诗歌创作的想象和热情,对同学们来说是一次受益匪浅而难忘的经历。
语言和形式
诗是所有知识的气息和杰出精神:它是一种充满激情的表达,这种激情也出现在所有科学的面容中。
——威廉·华尔兹斯
冯娜老师先简单介绍了诗歌起源和民间诗歌与人类生活场景的联系,诸如许多早期民间诗歌作品中的火塘象征着人丁兴旺,代表了人类的一种繁衍方式;太阳、月亮则意味着劳作和时间。从语言和形式上来说,诗歌是由经验、记忆、情感、想象以及修辞(反映了个体的生命体验和认知)构成的。
很多初出茅庐的诗歌创作者都会有一种疑惑:究竟什么是诗?自己创作的作品算不算诗歌?
冯娜老师通过让同学们思考美国诗人威廉斯的《便条》属不属于诗歌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诗歌的形式问题和评判问题。同时,以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的《亚洲土地》——一个由许多村民参与完成的大型泥塑作品为例,引导同学们思考“艺术家说它是艺术,它就是艺术”的艺术标准问题。
扬尼斯·里索斯的《城中之夏》,用词细腻丰富,描绘了炎热夏天里单调苦闷的心理。冯娜老师由此强调:“再单调、再庸常、再无奈的生活都可以写诗。”诗歌创作者应该具备极强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活在当下,认真体会生活,才能写出实在的好诗,而非务虚且不及物的诗歌。
情感和经验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
鲁迅先生的这两句话,看似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但都反映了人们情感与经验在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首先,冯娜老师用诗人蓝蓝的《爱我吧……》为同学们展现诗歌中蕴含及容纳的强烈情感;又使用蓝蓝的另一首诗《短句》,让同学们体会到不同诗歌中情感表达的巨大差异。同时,冯娜老师也提醒同学们,在抒发情感的过程中,“死亡”、“命运”这样的大词要恰当使用。
广州大剧院很多人都去过,但说到广州大剧院的外观其实是再现两颗海珠石的构思,恐怕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以传说中屹立于珠江中的海珠石—广州的镇城之石为构思基础,打造了立意为“圆润双砾”的广州大剧院设计方案,最终赢得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写诗亦是如此。一首诗的背后包含着诗人对历史文化、习俗、时代背景、感情、经验、价值认同等的判断和锤炼。
情感和经验
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以美立命。
要让自己的诗歌具有一定的格调和美感,就先要了解格调和美是什么。
《蒙娜丽莎》是美吗?泰姬陵呢?宋徽宗的瘦金体是不是也是一种美呢?中国的瓷器、印象派的画作或许都是美的一种。
世界上存在着千千万万种美,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找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有人认为和谐是美,有人认为真诚是美,还有的人认为无序是美,但当你判断一个事物是否为美时,一定需要审视。
塔郎吉的《火车》,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代入感,让人仿佛沉浸在诗歌的情境中,这是一种美。它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审美体验,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体验,是很亲近人的一种美。雷平阳的《蓝》,情感是克制的,哀伤的。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也是一种美。
诗歌的格调与审美,应该与生命同构的。对所见所闻进行沉思和判断,想象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提高自我的修养和情怀,在生命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格调和对美的追随和体认。
阅读和创作
倾听自己身边的人,倾听大海对岸的人,倾听我们不喜欢不赞成的人,倾听前面一个时代残酷烟灭的记忆。倾听,是建立新的文明价值的第一个起点。
——龙应台
创作之前首先需要足够的阅读。而无论是阅读还是创作,都是对个人鉴赏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的一种考验及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成长速度和方式亦有所不同,顿悟都是建立在渐悟的基础上。“心领神会”是需要大量的训练而妙手偶得的瞬间。
狄兰·托马斯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被克里斯托弗·诺兰《星际穿越》引用,即使狄兰在这部电影出现的100多年前创作了这首诗,但诗中真切的悲壮和对死亡的态度却能让现在的人们依然感同身受。威廉·勃特勒·叶芝的《当你老了》,是一首普及度较广的诗歌,其中深沉的爱意和生命思忆打动了无数人。
阅读也好,创作也罢,冯娜老师为同学们的阅读提出了以下方法:
① 这本书讲了什么?
② 这本书是怎么写的?
③ 为什么要这样写?
④ 跟我有什么关系(共鸣、感受、启示)?
顺着这四点思考,无论是阅读还是创作,都会进入一个更加深化的过程。
分享和共情
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经过了前面四天的学习,最后一天冯娜老师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在分享的过程中,大家一同进行交流与探讨,均得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收获。
莫明湖同学的诗歌写了奶奶去世的时候,自己作为一个第一个接触死亡的小女孩,内心的所思所想;何靖琳同学的诗歌则表达了自己读研之后的迷茫,描绘了勇敢尝试突破的过程;梁润平同学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个“生活在家乡里的异乡人”,对于家乡的认同与思考;马恬恬同学的诗歌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直击她生活中痛苦的时刻……
每一个同学的作品都各具风格,表达出了自己在感受、在思考的东西,而这一次的分享,也真真正正称得上“以诗会友”,同学们畅所欲言,既收获了技巧,也收获了友谊。最后,冯娜老师跟同学们分享了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诗歌中的一句话: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是残缺的,同学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会有撕裂的时刻,但是我们仍然要尝试去赞美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内心充满爱充满力量地生活下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特邀讲师介绍
冯娜,生于云南丽江,白族。毕业并任职于中山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广东省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特聘导师。
著有《无数灯火选中的夜》《寻鹤》《唯有梅花似故人——宋词植物记》《是什么让海水更蓝》等诗文集多部。作品被译为英语、俄语、韩语、日语、阿拉伯语等多国文字译介海外。参加二十九届青春诗会。首都师范大学第12届驻校诗人。
曾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华文青年诗人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美国The Pushcart Prize提名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