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早上8:30,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沙官方登录入口云山学者马亚中教授在北校区学院会议室做了题为《何处闻钟——由一首诗的解读看文献学与文学的关系》的研究生专题讲座。讲座由陈恩维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李斌教授及17、18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活动。
讲座之初,陈恩维教授介绍了来自母校苏州大学的马亚中教授。苏州大学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的重镇,马教授是苏州大学中国近代文哲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近代诗歌史》、《暮鼓晨钟——近代文学通览》等作品,已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重要论文十余篇。
讲座嘉宾马亚中教授
马亚中教授以张继《枫桥夜泊》为例,点明抓住文献史料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此次为研究生专题讲座,目的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研究方法上的启迪。马教授从张继的生平和文传说起,展示了他搜寻到的不同朝代文献中《枫桥夜泊》的不同版本及评述介绍,推算张继该诗题目最先应是《夜泊松江》。谈到通过收集综合文献,他看到了古人评述介绍该诗存在的部分错漏。马教授通过对文献版本的细心比较,考究别本的诗题及诗句,发现“枫桥”其名有不同说法,“江枫渔火”亦有“江村渔火”、“江村渔父”之别。
《枫桥夜泊》的发生地在苏州,马教授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对“枫桥”、“寒山寺”、“夜半钟声”和“夜泊”的时节真实性进行考究,得出一系列结论:“枫桥”在苏州原为“封桥”;苏州“寒山寺”既与寒山子无关也不是张继诗中所写的地方;苏州寺庙确实有夜半敲钟的习惯,据唐代气候推断夜泊时节很大可能是农历十二月。马教授还提到,“诗歌是要传播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对原义有误解和附会”,并总结了五个诗歌传播及经典化的原因。
在座研究生认真记录
最后,马亚中教授建议大家做研究要选好的题目和言必有据,以文献学打底,搜集和查阅史料。提高文献解读能力有利于提升论文质量,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陈恩维教授总结时谈到结合此前的学术研究工作,自己在本次讲座中收获良多,如“历史上的文学景观是怎么产生的”的研究角度便受其启发。研究生们纷纷向马教授提问请教,感谢讲座对自己做学术研究的意义,大家对马亚平教授的精彩讲授表示感谢,至此,本次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马亚中教授与学生亲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