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原站栏目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学术讲座

【云山论道】36期:文学阅读与幸福的终身教育

发布时间 : 2014-06-15 点击量:

文字:陈文静  编辑:陈文静

 

3月13号下午15:40至17:10分,紧接着“走近台湾”的专题讲座,张宁教授又给商英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另一场精彩的讲座——文学阅读与幸福的终身教育。他结合鲁迅的经典作品,引导同学们走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巨人——鲁迅的世界,并且深刻地阐述了文学阅读所带来的幸福的终生教育。

首先,张宁老师从中国人的阅读调查引入讲座的主题,近年来中国人阅读的人数呈下降趋势,而在不少国家,文学阅读却是出于一种传统,一种无形的律令。中国人的阅读令人堪忧。

 

张宁老师说,中国古典文学,已有一个无须整理的伟大传统,但中国现代(清末民初至当下)却没有一个成型的伟大传统。他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现代思想和历史的分裂,导致了严重的歧见。(1949-1966,鲁郭茅,巴老曹;1966-1976,鲁;1976至今,沈张钱+鲁,而鲁被骂得狗血喷头。)文学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背后是政治权力,权力在操纵着文学,导致了思想和时代的分离。二是即使不如此,我们仍然拉不出一个令人骄傲的名录,除了鲁迅外,现代文学的精神高度一直令人心虚。而且就普通阅读而言,也存在着分裂状态,比如两个被阅读最多的作家:鲁迅和张爱玲,人们也是沿着两个方向在阅读:一个是严肃文学的路子,一个是通俗文学的路子。许多喜欢张爱玲的读者,是在时尚女性杂志的延长线上阅读她的,无意将其作为严肃作家;阅读鲁迅的读者,则往往出于少有的律令,却又很难进入鲁迅的世界。即便通俗性地阅读张爱玲,也可受到文学教育,但如果进不去鲁迅的世界,则将会严重败坏阅读胃口。

     
                             张宁教授充满激情地演讲

 

接下来,张宁老师以对阿Q的形象的分析为切入点,带领我们走进鲁迅的世界。张宁老师通过层层剖析,指出了阿Q的三个心理特征:高度自恋+封闭,追求出类拔萃感,骄傲/英雄主义冲动。然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Q幸福吗? 他认为,如果“幸福”仅仅是“快乐”,消除“不适感”,那就是!因为阿Q是通过“精神胜利法”、通过幻觉而把不快乐的世界屏蔽在外-自我禁忌/禁忌他人、日常琐细的比较、高度封闭的自恋-保持了胜利和成功者身份,并将失败幻觉性地转换成胜利。可是,“这样的幸福你愿意吗?”张宁老师进一步分析了阿Q的“幸福”,阿Q虽然一无所有,却有深刻的精神依赖。他有一个奇特的精神现象:现实中仇恨,心理上粘附,只想在现实中与仇者换一个位置,从不思量受苦的历史和心理原因。张宁老师把阿Q和现代中国人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对阿Q形象的刻画是漫画式的夸张变形,且基于广阔的人性基础上的,阿Q的精神依然影射在今天的中国人身上。张宁老师还特别提到了小说结尾的一个细节——阿Q的死,他认为鲁迅在这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死亡。阿Q在死之前的演出体现出了矛盾,一方面阿Q无所畏惧的喊着口号“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而另一方面,他发出了最后的呐喊“救命”,张宁老师认为,只要死亡有根据,一部分人是不畏死亡的,但是莫名其妙的死亡会让你的生和死都毫无意义,而阿Q最后的呐喊正是对莫名其妙的死亡的惶恐。

 

讲座接近尾声时,张宁老师阐述了文学阅读与幸福的关系。张宁老师先向同学们提出疑问,鲁迅的文学作品从个人到社会、历史,从失败的启蒙,到失败的爱情,从普通人毫无出路的受难,到群体世界的冷漠和心灵麻木,篇篇让人感到沉痛,这样的阅读,与“幸福”有何关系?张宁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幸福不是简单的“快乐”,而是含有不适感、痛感,乃至荒谬感的“快乐”。通过“悲剧感,让我们的不幸获得意义,获得悲壮感和高贵感,从而让我们心平气和地接受生活的悲剧并且能够承担这种痛苦;通过“喜剧感”,让我们对要求我们仰视的东西给予开怀的大笑和辛辣的讽刺,并对自身的限度有清晰关照-“自嘲”;通过“荒诞感”,让我们的人生更加清醒、睿智、坚韧……通过与世界、历史、社会现实的连接,把我们的生命置于广阔的背景中,而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虚掷光阴;给我们的人生以结实的“意义框架”,使之在一个无神的世界里也意义充盈。那么,这样的文学阅读就会给我们带来生命的底色,活着的底气,做事的信心,做人的坚定,荣辱不惊的沉着,承担苦难的勇气,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气质的芳香,人格的魅力……过去的当代英雄是造反派,是军人, 而今天的“当代英雄”是财经成功人士,过去的是思想意义的英雄,英雄是来自各行各业的,而今天的英雄很单一,这说明今天的社会很扭曲。所以即使没做上“当代英雄”,也拥有一个“不成功”的成功的人生!这就是文学阅读给予我们的终生的幸福教育。

 

张宁老师充满激情和抑扬顿挫的演讲让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Baidu
sogou